抗疫有我,居家有爱——作者:赵迎满

                      演讲记录稿

 

非常感谢老同事邀请我为大家做这样一个讲座,让大家对心理咨询有一个直观性的了解。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叫赵迎满,是晤悦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创建者。工作室12年元旦成立,至今也有11年了。

如今心理咨询行业大热,很多人都问我,考个证退休后可以发挥余热怎么样?呵,可能心理咨询跟你想象的会有点不一样。学校也是成立了专门的咨询室,配备了专职咨询师,但大多闲置,学校咨询师不得不兼职教一些心理班会课,将心理咨询变成心灵鸡汤式的煸情励志课。

 

那么什么是心理咨询呢?作为一名精神动力取向的咨询师,凭什么聊天就可以对一个人产生作用?

心理咨询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聊天,它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框架来作保证的。

那个框架就是时间、地点、频率、收费来组成。——稳定的设置,咨询中刚的部分。

那柔的部分就是大家熟知的:共情、接纳、理解、陪伴。

它是一个温暖和严谨共存的一门艺术科学。

当然接纳、陪伴、共情是基础,是心理咨询中融合的部分。合是为之后的分,是个体分离化的前提条件。如果都没有融合过,又从何谈及之后的分离呢?

心理咨询是干什么,心理咨询就是养虎为患。你要让他成为虎,不是一昧的让他舒服,依赖着你变成你的附庸。心理咨询也不是咨询师给什么建议,有一个标准答案,不是的,心理咨询是有一套规范严格的操作程序的。你既要明白接纳支持他的作法,但又要坚定的规范他,因为咨询的最终目的是让来访者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最终来去成就自己,利用跟咨询师或家长式的人物用对抗的方式来学习,这就象是实战演习,你要应邀出战,而不是卸了他的力一味去认可他,不是,你要成为他的靶子让他来练习。这个说得有点抽象,举个例子。

曾经有个18岁的男孩来咨询,家里特别重男轻女,为了生他家里是被罚了钱的,相比姐姐对他就格外好,尤其是爷爷无论多晚都等着给他开门。这在他成年的时候,就特别不能叛逆,家里人对你都这么好了,你还对家人凶巴巴?导致他对别人也总是不敢拒绝,哪怕是他都下班了,接班的人让他等一小时,他很累很不情愿,他也不能为自己说话。他就是那可怜的老好人。然后抑郁,来咨询。

你如果对他说,你要保护自己,去拒绝别人,那是没用的。如果这么简单就能搞定,他是不会来咨询的。如果你不了解他的生活背景,你就不懂他这么做的苦衷。那咨询是靠什么有用,咨询是靠你对他的问题有大致的把握,并在关键时刻现身示范。

心理咨询不是讲道理、给建议起作用的。我经常举的例子是,那道理和建议是咨询师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出的经验,但将我树上的果子是不能移摘到来访的树上去的,他的果子要他自己长出来。

其次,他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他只能这样做,他一定是深思熟虑后不得已才这样的。而我们是依照过往的生活经验来生活的,就象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一样,我心中的模板就是这样的,我做出来就是这样的竹子。就象中国人说吃饭时想的都是用筷子,美国人嚷着吃饭时想的都是用盘子刀叉。

 

说到这里来普及一下心理常识,什么是无意识。

心理咨询的目的之一,就是无意识内容意识化。什么意思?

《梦的解析》中讲人基本上是被他的无意识所塑造,不是之外有一个所谓的命运,而是无意识决定的我们自身的未来走向。无意识不能被直接发现,它是通过梦、过失行为、或一些突发的举动表现出来的。

意识到的,就象官方发文,或报了户口一样,潜意识的内容被意识所认可并记录在案的部分就构成意识,所以意识是我们能掌握的一小部分的潜意识。未被我们认可,或未被发现的部分都藏在无意识中。

 

所以,意识层面上没有,但无意识层面上都有,只是这个部分由于之前没有人教他怎样将无意识中的这个武器——攻击性拿出来使用。所以他要么是对人全好,就么就关起门来一个人都不理,他不知道怎么合理的使用。

咨询的术语叫潜意识内容意识化。这个是要靠咨询师来做到的,当然咨询师也很不好做。因为他的为难会潜意识的传递给你,让你明白他有多难。那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是一个非常听话顺从的孩子,每次都非常准时,让你很好过,你说什么他都觉得好,你说的对。但突然有一天他没来,当你打电话给他时,他说做夜班,忘了时间非常报歉,万分对不起。

这时你怎么办?咨询规定,约定了就要付费,现在你向他收费吗?

前面说的,咨询的设置是咨询重要的一环,它的存在就象是一个试金石,它是咨询得以起效的保证。你收还是不收?

收?还是不收?

这时咨询师有多纠结,就知道他在平时拒绝别人的请求还是不拒绝之间有多纠结了吧。

收?

不收?

 

答案是:收!

他来做咨询将近20次,就为了这一刻!当你坚定的收下后,他也开始可以大义凛然地为自己的立场发声。从此之后,他反而更真诚的面对自己也更真诚的面对朋友,关系反而变得更好了。因为之前的话,他在跟人的关系中是一个讨好的态,心里万分憋屈也不敢表现,见人就想躲。

这时他把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在咨询的情境中真实的再现出来,做为咨询师,你是跑不了的要接招的,说得再动听,不如实在的放个样。

潜意识层面是指,他对自己的困难是没办法用语言告诉你的,如果他能清晰地说出来,那他不用来找你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多是庸医。所以咨询师对所说的内容要关注,但更要对他说这话时的态度、语气、感觉更关注。无意识更多的是一种感觉,它虽说是不可言说的,但它的力量是更大的。比如这个18岁的小伙,你让他用头脑清晰地说,我不想听不想来了,我不想那么乖,你滚开点,这话他是万万不会说的,但他会用“忘了不来”,这样的行动说的时候,咨询师要立刻听懂他的话。并用示范的方式告诉他,这是你的一个进步,尽管你是用行动来表达的,如果你可以用语言表达的话更好,比如,“我不想那么听话,我其实想搞一下破坏。”

意识是语言逻辑化的,是被自己承认的,但无意识的行动,或情绪是不被自己承认的,所以你教他这么“坏一下”是教不了的,但当他可以坏的时候,请务必保护,因为这是他自发长出来的,这种自发性就是他的虎性之一,要万分小心呵护。

 

心理咨询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它要让个案过往的经历地咨询室中慢慢地呈现过来,开始的几次通常都有挺好的,这时是咨询的密月期,通常用来收集资料,并慢慢的互相试探的过程,但随着咨询的展开,或者说过往经历的展开,咨询师就变成了个案心目中的那个造成他现实困扰的重要的人。

比如在前面的案例中,咨询师是成为他的家人不敢抱怨责备他呢,还是成为一个全新的经验代言人?咨询师要对咨询的走向,个案问题的所在要有个大概的把握。当然,这个说得容易做起来很难,咨询师中招也是常见的事,因为他是熟练工,你是一个他生活经验中的生手,他让你中招是轻飘飘的事,但咨询师要对自己的立场要有一个观察,一次注意,二次就要想办法了,如果多次,那他就觉得谢谢再见了。

 

我用一个多年前的一个案例来向大家实际的展示一下咨询的片断,希望能让大家对咨询有一个直接的感受,不然说一些心理咨询的概念大家觉得没意思,或者说得很戏剧化,让大家觉得很神奇。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你要让虎慢慢长大,又要保护自己不让这只老虎伤到你,其实是很头疼的事。

 

bab579ab05a2df6d01551bdff3ba13d9.jpeg


目前大家面临的一个疫情的问题,如何在上海的疫情隔离状态下的心理自救方式。

疫情下的上海,所使用的隔离方式,也生动地描述了我们日常常用的一个防御方式:解离。

解离的目的有点象章鱼遇到敌人的时候,会采取暂时性的牺牲自己的几只脚,为了让身体的其他部分可以逃离获救。这是个用得比较多的方式,比如,被迫开会的时候,讲的内容又不感兴趣,我又不能离开会场,那我就开个小差,抖腿等等。短期使用下没妨碍,但如果是长期使用的话,就会失去生活的现实感。当下很多孩子为什么会自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隔离得太久后,孩子试图用这样暴力的方式唤醒身体的感觉。

那一旦被迫隔离,那首要的应对方式就是呼救,寻找同类。

很多事之所以成为创伤,原因就在于,没有回应,他被孤独地隔绝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茫茫然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这种恐慌会变得让人难以应对,很多人甚至在那一刻选择自杀。无以应对的恐慌没有回应,以层级的比重沸腾时比病毒本身更具有危害性。

其次:战斗逃跑方案。屯货抢菜行动开始。化被动为主动。

再次,采用稳定化技术。在惶恐不安的时刻,要把握好日常作息时间的安排。在失控中找到可控感,在不熟悉的生活方式中找到熟悉的人,让自己安顿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我要讲的一点是,怀抱着希望熬。

我们最终不得不面对疫情这件事,不得不去接受它。疫情改变了我们熟悉的生活方式,之前的生活全变了,我们要去适应。但疫情也不一定全是灾难性的,也有好玩有趣的事发生,比如今天我们在疫情下的会面一样。人能做的就是苦中作乐。谁也不知道下一步是一个惊喜还是一个惊吓,不经历,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样的潜力。

 

人生不得意十之都八九,人很多时候都是熬过秋的。那为什么有的人越熬越精神,练成了人精?

 

回到我熟悉的心理咨询领域。

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的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来访的投入更重要。靠咨询师一个人没用的。你的投入更重要,没有人把你当人物,你首先要有这个定位,敢想才有可能,连想都不想,没戏。

其次咨询师不需要神通的力量,神通的能力是学不到的,太神通了只更显得来访差劲。这不是咨询的目的,咨询师要变成人,咨询师要敢于失败,在失败后还有信心再试一次,这次比上次要好一点点。这个是可以学习到的,这个才是成功的关键!

这也是成为人精的关键。

你要找到一个人,有一个真实的人在场回应,真实的在场类似一个在生第一小孩时落下的病,只有在生第二个小孩时,才能养好这个病。所以咨询师只有跟她处在相似的境地,情绪的质感才具有真实性,但咨询师一定要以一种新的方式给她一个新的经验,她才能从之前的困境中脱身。那创伤的感受就有了一个约束和可忍受性,不然,焦虑就会泛滥让人不可忍受,无人回应之地是让人发疯的。

所以,在目前的环境中,找到同类,隔离的空间里让心灵可以交汇。

 

这就是我要讲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提问一:我在隔离期间焦虑、惶恐将如何应对?

 

这期间出现焦虑和惶恐是一个正常的反应,这种情绪在告诉你,有些东西跟之前不一样了。这时,如果你想还象从前一样,更愤怒焦虑的话,那你要注意。这种试图回到从前的努力会让你格外的受挫和痛苦。

 

提问二:能再讲讲解离吗?

 

解离可大可小,最大的解离类似紧急事故处理。比如重大丧失来临的时刻,感受太过剧烈庞大时,常会使用。但解离用的太久大多的话,会让人丧失掉很大的潜能。比如上海,被隔离后,看起来控制了疫情,可是上海是我们的金融中心,那长期隔离掉的话,试想给中国带来的损失。

 

那也就是要靠我们自己熬过去?

 

不是,那孤家寡人又成了隔离的一个产物。我们是要靠无意或有意的将信息传递给另一个人,由我之外的另一个人的反馈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所以咨询必须要有咨询师在场。


本站原创,引用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