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的问答艺术》之读后感——赵迎满

        此生最大的乐趣在于什么?当然是尝美食、品好酒、相遇心仪的人、读到感动的书、听悠扬的旋律、放眼望大自然四季如画的风景……一句话,我喜欢好东西——好人,好事,好吃,好玩,在乎一切不经意间突然而来的感动和欣喜。

    因为李鸣老师的缘故,我才买下这本书;又因为当下的需要,我才认真的看完了《心理治疗师的问答艺术》。

    这本书相当好读,浅显易懂,很贴心温暖的感觉,就象它的封面图案,以米黄为主色调,配了两张咖啡色的沙发,蓝色的书名,本色得十分质朴。读完后很舒服,就象大考在即,临上考场前,父亲再次为我清点完一切工具,细细的叮咛小心认真,然后从容地离去。

 

    这本书卖点在于两方面:

    其一,这是一本心理咨询与治疗指导用书,是将心理学知识融入治疗实例的一本书。

    其二,这是本强调心理咨询语言艺术的一本书。

 

    书中首要强调的一点是:保密原则。

    无论何时何地,一切均须考虑保护患者的隐私,哪怕在诊所做自我介绍时都须严格考虑到。保密第一……总是如此。

    治疗师对待保密原则就象对待宗教信仰,必须视之为金科玉律,不折不扣地服从。

 

    其次是系统的心理评估,这是有效治疗的良好开端。

    首当其冲的是对自杀行为的评估,切莫以责任太过重大而胆怯放过了。一旦发现患者有抑郁情绪,一定要细细查问其想法、冲动、计划以及实施行为。

    自杀性评估,只要你需要,花多长时间都不为过。

    这本书异常贴心的地方在于:它还附了一张咨询问卷样表,涉及到精神病史、用药史、家族精神病史、家族医疗史、简要症状评估、受教育史、职业史、发展史、适应史,连女性节食方面都不放过,太周全了,正好让我偷懒一下,我把它全然照收,只稍稍改动了几处。

 

    第三是对精神方面的甑别也至关重要。

 

    第四是它对物质依赖方面的重视,因为在治疗中开始谈论既往或当前情感冲突时,其焦虑水平也许会急剧升高,使他们极易借酒浇愁或吸毒解忧,所以对此类来访者采用内省力取向的动力学治疗,必须要在持续戒断至少6至12个月才行。

    如何鉴别物质依赖的来访者,书中不光提供为一个CAGE的一个量表,还用实例提供了咨询,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我们先可以套用,再渐渐到形成自己的招数,老师傅倒也没一点保留。

 

    最后,它还在新手常不知所措的地方做了提醒,比如,如何进行清晰明确的接听电话,初次见面的开场白如何开口,如何处理移情、迟到、中断;怎样既减轻来访者的孤独感又可避免产生恶性退行,如何保护自己的私人时间。

    目的只有一个,帮助来访者获得最有效的应对技巧。

    面对来访者的不满,如何冷静应对,采取开放性的提问,而不是攻击或防御的态度。“我希望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如果再犯,希望你一定马上提醒我。”

    在获得足够信息之前,不要急于做出诊断。

    不合时宜的澄清更象是一种情感攻击。

    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正性移情出同样会影响治疗,如她象我小学同学时,这种反应也许会导致我低估来访者的脆弱性和治疗的困难性。

    在注重来访者成长过程中的挫折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评估他的成功经历,那是他的资源所在。

    在兼顾药物治疗的方面,他的建议也很有帮助,尽管抗精神病药物或迅速缓急来访者的症状,但一旦来访者一味地拒绝,那么,药物的临床效能就大打折扣了。作为心理咨询师,无论是否兼有处方权,均须谨记:我们的职责就是帮助来访者理解其处境,并为之提供一个康复、成长的球境。至于他是否利用这个机会,则完全取决于他自己。我们的任务是:在来访者允许的范围内,理解他,帮助他。

 

    最后我想说的是,咨询师的职责。

    书中提到,心理治疗的效果并非依赖于咨询师的手到病除,事实上,疗效取决于医访双方的合作,在此基础上,来访者依靠自己的力量认请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关系到治疗结束问题时,书中再次提到,和其他治疗阶段一样,治疗终止也应视来访者的节奏而行,咨询师可以抛出一个话题,至于是否就此讨论,视来访者意愿而定,强行规定讨论话题很难产生积极结果。

    但这并不意味着咨询师没有责任,一切以来访者的利益为重是咨询师不变的职责所在。无论如何,心理咨询是一段特殊的经历,咨询师必须做好相应的配合:治疗期间,陪伴来访者左右;治疗结束,精心准备并支持来访者离去。

    自身修为、沉着冷静、知情善用将有助于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起经受咨询过程及其离别的挑战。

 

    这本书只是一个开始的过程,这是一个起点,咨询的起点,咨询师成长的起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祝福大家。

 

本站原创,引用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