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一个心理咨询中对暴力的理解。暴力的原因,不是人们简单的认为是脾气差,咨询师对他的理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首先我先讲一下核心情节,核心情节中有两端让一般人都非常紧张,一端是渴望跟喜爱的人有一个亲密无间的愉悦的感觉,这种跟人接触并被人接纳和喜爱同时又让自己开心的互动,驱使着这个人向渴望的那个人靠近,但一旦接近了就感到心完全在对方身上,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态牵动着这个人的心,这是一种幸福,但很快就变成了一种折磨,因为亲密感让人窒息,没有自己的空间。这时需要找回自己,离开这个太干扰我的人,这时他会寻求疏远,寻找自身的存在感和空间感,切断一切让自己受干扰的信息,但是当距离又超出一定限度时,个体开始感到无比的孤独,仿佛被人完全的抛弃和拒绝了,这样他就到了让人恐惧的另一端,另一端是无比的孤独,与世隔绝,不被人需要和惦记的感觉,让人感到无比的恐慌和无助,个体被困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被迫反复的体验这两种极端的焦虑,要么感到太过亲近被限制没有自我,他会从情绪上拉开距离来保护自己,要么离开得太远感到被抛弃孤独,他会再次向渴望的人靠近,这种近了害怕远了也害怕,远近不能无法协调时,他渴望找到一个安全的位置,既不太靠近,也不太疏远,可以说施受虐就是一些人用来抵御这种核心情节焦虑的绝望,但却错误的解决方法,将客体控制在手臂长度能及的范围内,施虐者试图将别人置于他的控制之内,并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但当防御失败时,核心情节的两极焦虑会再次呈现在眼前,这种焦虑就是当他们再次体验到丧失自我,被他人完全的侵占或者太过疏离,感觉到被嫌弃,拒绝和抛弃时,心灵的自我的存在感和完整性就受到了威胁,这时各体就会采取最原始的躯体反应,即使用暴力的攻击性,这就是暴力的产生,可见是自我的存在感和完整性,受到了威胁,才让他们采取了最原始的具体反应,采用了暴力的攻击,而不是一般人的脾气差,这么简单的事。
本站原创,引用注明出处